买房

看了半年.终于在一片降价声中在最高位买了房子,走入了房奴一族.
也说不上是啥心情..

买房历程

很多人买房的时候  首付啊 按揭啊都算得恰到好处
但是在看房当中发现   买的起的房子都不太满意  满意的房子又买不起
最后就变成不断的自我妥协  
首付不行再跟别人借一点 买个房子不容易 一辈子的事  当然要买满意的了
房子就越卖越大  
我最早是打算买60万以内的   后来看房看到了85万的房子
那个时候 我发现自己头脑有点发热了
把自己冷静下来   我差点上了中介的当

因为每套房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
什么样的价位就有什么样的房子
中介经常会有 这样的话语:
其实呢,这套房子挺不错,可能就是。。。(列举房子某一缺点)
我这边还有一套,会比这个好一点,就是价格稍微高一点
满看一下啦   比较比较  不买也没关系

我想说的是
买房本身就是个自我妥协的过程
不单单在价钱上  
你可能本来想买在思明的  最后跑湖里了
本来想要个朝南的  后来想想朝北也无所谓
有些东西可以妥协  有些东西要有坚持
个人认为  买房前一定要对自己的经济能力有个客观的评估
存款多少  月入多少  公积金多少  固定支出多少  医保社保情况  
有无小孩   保险情况
有无购车计划 等等
完了再确定自己的首付  按揭能力
这些考虑清楚了   再去关注房价的高低
前者  称一称自己   几斤几两就知道
后者 除非是上帝  谁也不知道哪是高哪是低
把握好我们所能把握的东西  再去预判不可预知的东西
这样我们这个购房的风险才会降到最低
千万不要打肿脸去充胖子  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去买大房
这样不但会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房价的任何波动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的

60年国庆

今年国庆和中秋的假期连在一起,有了破纪录的8天长假。但是最美好的国庆和中秋却是在公司加班中度过的,其实也没忙到说过节还要加班的地步,大家过来纯粹是为了赚点3倍工资的加班费,加班却有了过节的感觉。

国庆长假给人的感觉就是人多,从建行楼下往下看,鹭江道,轮渡,鼓浪屿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人,而且从早到晚都人流不断,人多了车也就多了,路上特别的堵,平时半个小时的公交要坐上1个半小时,这放个假真感觉比平时上班还累。

2号LC结婚来着,没有回去感觉好可惜,有点后悔了,加班没回去,是啊,好久没回家聚聚了。

IBM GDC 电话面试

原本约10点半二面,结果却一直没打过来,吃完饭12点在等电梯的时候接到一个上海打过来的电话,
说是前面面试耽搁了点时间,问现在是否还方便,然后我就就走到楼的大堂里面.
告知这场面试会是全英文的,我汗……..
电话信号又不好,听的好吃力,每个问题几乎都要重复一遍
问现在是在哪个project,在那个company ,project干什么的..
自己有什么优点.
现在用那些ETL tools..
如何处理large volume data,
同事之间有conflict 怎么办,举个例子
同事有mistakes.被客户发现问题.但是他又不承认.要怎么处理.举个例子..

面试官也好无奈,说是你拿个手机估计也不太方便,一周内通知我.
我问了个问题我的职位是GBS 还是GD的..说是GD 的..
英文口语好差啊..痛下决心.好好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