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

想买的东西

  • 折叠变速自行车
  • GoPro
  • GPS心率表,有无心率带直测心率功能
  • 镜头 50/1.8
  • 手台 5W,能收到航空频段更佳
  • 强光手电, AA电池, 500流明以上
  • 逆变器 12v直流转220v交流
  • 带WIFI SD卡
  • 行李箱
  • 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想看的书

  • English grammar in use
  • Thinking,fast and slow
  • 竞争战略

想去的地方

  • 港澳
  • 云南
  • 六鳌

要做的事

  • 修跑步机
  • 考过PMP
  • 租房
  • IELTS  12月考试 —改到16年2月
  • 项链

最后更新于:2015年11月22日21:30

代价

放假前的夜晚,12点的夜里煮了夜宵,心里总有些罪恶感。

不知为何,突然感觉到一阵阵压抑,强大的几乎让人窒息,抑郁也许就是沉默的代价。

经验总要以时间和挫折做交换。年初定下的目标,有些许偏离,但幸好还找回了自己。

代价,总是各种的代价,选择,每天都是在为未来做出选择。希望我能为正确的选择付出正确的代价。

 

学英文

老婆今天问我,前几天给我转的一个清华学霸的12条忠告,里面提到学英文的时候不要在意语法什么的,多听,每天半个小时,语言是拿来沟通的,母语为英语的人也没几个人懂得自己语言的语法。就好像很多中国人也不懂中文的语法结构一样。

我以前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依靠多听多看。虽然完全不懂语法,考试的时候英文成绩也都还可以。大一考四级也有80分。但心里总觉得隐隐有些不对,到后面提高就遇到了瓶颈。动词要用哪种形式,怎么搭配,各种从句语态怎么样,心里没谱。阅读理解,完型填空选择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感觉读的比较顺。写作和口语更是渣,中国英语嘛,就是这样,当时也没觉得这个有啥大问题。

想进一步提供英文,14年8月加入了一家美资公司,每天需要和美国同事开会,快一年过去了,口语和书面是比以前有进步,在这过程中,也系统的学习了语法,感叹之前走了多少弯路。但细细观察下,如果不在工作之余还有系统的学习,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水平便会遇到瓶颈。也无法像母语者一样运用地道的英文。

是否应为大家不熟悉自己母语的语法,也可以熟练,基本无错误的运用自己的语言,便意味着学习外国语言的时候,多听,多看也可以掌握? 从四岁女儿学说话的过程中,我对这个的看法便开始改变,在母语成长环境中,当说错了,家长,周边人发现后基本立刻会给予指正,告诉她正确的用法,一次两次以后,变会正确的使用。但自学过程中并没有这个环境,没有人告诉你,你错了。再外企的工作过程中其实也是这样,老美不会给你指出你的错误,他明白了你要说的内容,便不再继续。学习是一个犯错,改正的过程,学习是一个闭环。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没有这个一个人物来在你身边一直帮助你,告诉你语法中一些微妙的细节。语法,结构便是你学习的老师,告诉你正确的用法。

To summarize, 在一个没有外语环境的地方学习外语,语法,结构不可少。

Are you happy?

你开心吗?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想要的答案。但开始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心底已经有了答案。

心不平气不和,变得有些许浮躁,静心才能专注,反思才能有所进步。给自己心灵一点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