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文

老婆今天问我,前几天给我转的一个清华学霸的12条忠告,里面提到学英文的时候不要在意语法什么的,多听,每天半个小时,语言是拿来沟通的,母语为英语的人也没几个人懂得自己语言的语法。就好像很多中国人也不懂中文的语法结构一样。

我以前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依靠多听多看。虽然完全不懂语法,考试的时候英文成绩也都还可以。大一考四级也有80分。但心里总觉得隐隐有些不对,到后面提高就遇到了瓶颈。动词要用哪种形式,怎么搭配,各种从句语态怎么样,心里没谱。阅读理解,完型填空选择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感觉读的比较顺。写作和口语更是渣,中国英语嘛,就是这样,当时也没觉得这个有啥大问题。

想进一步提供英文,14年8月加入了一家美资公司,每天需要和美国同事开会,快一年过去了,口语和书面是比以前有进步,在这过程中,也系统的学习了语法,感叹之前走了多少弯路。但细细观察下,如果不在工作之余还有系统的学习,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水平便会遇到瓶颈。也无法像母语者一样运用地道的英文。

是否应为大家不熟悉自己母语的语法,也可以熟练,基本无错误的运用自己的语言,便意味着学习外国语言的时候,多听,多看也可以掌握? 从四岁女儿学说话的过程中,我对这个的看法便开始改变,在母语成长环境中,当说错了,家长,周边人发现后基本立刻会给予指正,告诉她正确的用法,一次两次以后,变会正确的使用。但自学过程中并没有这个环境,没有人告诉你,你错了。再外企的工作过程中其实也是这样,老美不会给你指出你的错误,他明白了你要说的内容,便不再继续。学习是一个犯错,改正的过程,学习是一个闭环。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没有这个一个人物来在你身边一直帮助你,告诉你语法中一些微妙的细节。语法,结构便是你学习的老师,告诉你正确的用法。

To summarize, 在一个没有外语环境的地方学习外语,语法,结构不可少。

Are you happy?

你开心吗?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想要的答案。但开始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心底已经有了答案。

心不平气不和,变得有些许浮躁,静心才能专注,反思才能有所进步。给自己心灵一点时间吧。

 

2015

2015又过去了六分之一,2014的愿望实现了多少? 坚持自己的梦想,每天变化一点点。

2015,开心,快乐,满满的一年。

习惯

坚持一件事情很难,如果你没有把它变成习惯的话 。

Micoach的记录显示我已经跑步370公里了,很多人跑步几天就放弃了,我能坚持下来,并不是我毅力,决心有多强,还是利用了外部的手段。利用工具,利用科技。

Micoach pacer 实时监测心率和跑步速度,在跑步的时候通过耳机给予具体的指引,确保了不会运动过量,也至于强度过低。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和数据分析让人看到每天的进步,对于每天的运动内容也一目了然。就像目标管理的原则一样。pacer帮我明确了具体的运动目标,步骤,时间,度量的方法。停不下来那真的很正常。另外买了跑步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随时可以进行运动。

运动是一个习惯,不轻易放弃也会成为一个习惯。习惯成就你,习惯也能埋葬你。

选择一个好习惯吧!

一雅归来

第一次雅思,铩羽归来。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依然心情有些低落。

1700的学费没有白交,通过这次考试,也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语法功底还不扎实,造成听力部分虽然都听懂了,但是名词作为大类的时候需要加s的事情上忽略了。错得有点不甘。

写作部分准备不好,在词汇上还是没用上劲,结构也不够好。联系还不够,很多好的句式,结构,副词还是没有内化。考场上就有点忘。

口语部分更是悲惨,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说了一堆。

part2 part3 都没有针对问题给出直接答案并进行举例和总结。

昨天还期待4个6,考完口语彻底歇菜了。

下次考试预约的时9月6号,离现在还有45天,但是感觉差距还是有点大,45天还是有点不够,但是如果转考,就要转到11月了,间隔时间有点长。纠结中。

image